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

復健與體適能產業的學霸組織 – 布拉格學院 完整介紹懶人包

復健與體適能產業的學霸組織 – 布拉格學院
作者: Ashlee, Yu- Ming Su

/Users/Franky/Documents/school-trips-to-prague-main 拷貝.jpg

大約1970年代,Janda, Lewit, Vele創立了布拉格學院.並提出了非常先進的“功能性”的概念!為現代的復健科學定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什麼在那個年代可以有這麼先驅性的理論和假說呢?原來捷克在1970年代還是屬於共產國家,在資訊、設備都不普及的情況下,反而把治療師的基礎能力:眼睛觀察及手的觸感,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並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論,甚至深深的影響和應用到現在讀者們耳熟能詳的幾個學派中,如:DNS、PS2AD、Vojta、EXOS裡面的幾個學說和應用、Kathy Dooley也提到了不少、甚至連我們本土的劉奕辰大師的呼吸課程中也可以看到些許影子.以下將介紹各位大師和他們之間的錯綜複雜如韓劇般的關係:
Janda:1928-2002.布拉格學院創始三巨頭之一.15歲時曾罹患小兒麻痺,自此引發對神經復健的興趣.60年代曾發表過慢性腳踝不穩定與慢性下背痛之間的互相影響是由於本體感覺的失調所致,因此非常強調“感覺動作訓練”.此外他也觀察到某些肌群會偏向緊繃;某些肌群會偏向衰弱.進而提出“上、下交叉症候群”被譽為功能性復健之父.
Lewit:1916-2014.布拉格學院創始三巨頭之一.一開始鑽研神經疾患的復健理論與實踐,到1948年時致力於徒手治療技巧的開發,利用神經肌肉技術和軟組織處理而達到“整脊”的效果.被譽為捷克徒手治療之父.
Vele:1921-2016.布拉格學院創始三巨頭之一.專長在神經復健、肌電圖、肌動學領域.他也參加了Vojta療法的創立,尤其將其應用在預防性動作訓練!在越南時,發現了東方醫學的奧妙,此後開創了一套東方醫學與布拉格學院的適性療法.布拉格瑜伽即為和Cumpelik的共同作品.
Vojta:1917-2000.世界知名的小兒科專家、Vojta療法的創始人.由於DNS的興起,許多人以為他也是創始巨頭之一,實際上並不是.Vojta由下列幾項重要元素所組成:反射性翻身與爬行、發展肌動學、配合反射點的應用與擺位可以讓關節減壓及誘發全身性的反應來達到呼吸、平衡、心理、肌肉骨骼、動作的優化反應.有沒有很像DNS呢!沒錯~Vojta就是Kolar的老師.Vojta的11個反射點只有兩腳腳跟與DNS不一樣而已.甚至有人認為DNS就只是Vojta技巧的懶人包.
Frank:華裔馬來西亞人,高中時移民美國.是小編私心最喜歡的老師(>///<) 也是Janda的學生,和Page, Lander合著了Janda Approach.同時也是DNS技巧的講師、Janda技巧的講師.Clare老師非常好學也非常認真,因為DNS基本上是以Vojta為基礎,為了更精進DNS技巧,她真的遠赴德國參加第一梯次的Vojta英語課程班.目前正在與世界生物力學大師Shirley Sahrmann學習,創造出跨領域、跨時代的畢生傑作movement link.
Lander:Janda的學生。奈及利亞裔美籍的他,擔任許多芭蕾、現代舞團的訓練師與治療師.除了身兼DNS講師之外,他也是Janda Approach三位作者之一與Functional Training舞者章節的作者.
Liebenson:Janda、Lewit共同指導的學生.身兼Murdoch大學健康科學部骨病學部門教授;Anglo-European骨病學院碩士科學學程顧問;美國McKenzie Institute骨病學家會員。亦為Journal of Occupa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 PM&R Journal of Injury, Fun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he Journal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y; and Journal of Manual Therapy等科學期刊擔任編輯委員。也曾以隨隊骨病學家身分於2005-2009年間服務於美國職籃-洛杉磯快艇隊;美國棒球大聯盟顧問;N.F.L;國際運動員表現(Athletes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波士頓運動學與運動表現團隊(Boston Sports Medicine and Performance Group)等,及Perform Better等團隊任職。並與本篇提到的各位大師們共同撰寫Rehabilitation of the Spine: A Practioner’s Manual (2nd ed), 2007.也與其他大師們著有The Functional Training Handbook,兩書被廣泛翻譯為西班牙文、德文、韓文、中文、葡萄牙文、日文與中文.
Cumpelik:Janda、Lewit、Vele共同學生、布拉格學院前期助教及講師.捷克國家芭蕾舞劇院的駐診物理治療師、亦同時在布拉格的Charles University對物理治療學系與體能訓練人員進行指導.1970年代,Jiri曾於印度學習瑜珈,在印度,他理解到生理學上的呼吸,對於姿勢與內在穩定性度的重要性。更進一步的,他研究了脊椎與呼吸運動和哈達瑜伽體位法的結合,並與Vele將其應用在功能性失調患者的適性治療。
Pavlu:Janda、Lewit、Vele的共同學生.她接受過包括 FBL, Klein-Vogelbach, Hippotherapie-K, Brugger-concept Bobath-concept, PNF, Spiral dynamics, Mckenzie, Maitland, Mulligan 的訓練及洗禮。之前科正拉力帶課程請來的講師.
Kolar:Vojta的學生、DNS創始人.是一位兒科專家.同時也是許多捷克國家運動員及總統的御用治療師.非常重視反射性動作治療.著有Clinical Rehablitation一書.

Kobesova:Lewit的學生,現任DNS及布拉格學院的教育總監.與Lewit合出了七卷徒手治療教學影片.

布拉格學院直到今天也在復健醫學及體適能產業中存在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呼吸與核心的概念、主動-拮抗肌的不平衡概念、運動和瑜伽中的手腳擺位也相對影響了核心、骨盆和肩胛的穩定度、利用發展肌動學擺位來設計動作難度、藉由反射概念讓關節軸心化......好多好多東西都是我們每天會使用到的工具.我們怎麼用的更確實和怎麼從這些大師們身上又學到更多的應用面,請追蹤詮邦國際和丞國教育機構的一系列布拉格學院課程.

2017年7月30日 星期日

PS2AD與Functional Training

PS2AD與Functional Training
作者:蘇宥名Ashlee
/Users/Franky/Desktop/51U7KXUgReL._SY418_BO1,204,203,200_.jpg
在7.29終於趕上劉奕辰大師在台最後一場呼吸課程.課程一開始奕辰老師就問“在場有多少學生上過DNS?”為什麼DNS這麼重要,而PS2AD(Prague School to Athlete Development )如何與DNS及其他世界主流學派互相接軌,其中PS2AD講師Craig Liebenson所著作的functional training提供了許多資訊與線索:

第一部分 – 基礎觀念與整合

什麼是功能性?以及運動員到底需要什麼?多數運動員需要爆發力的表現,但平時的訓練都強調肌力?訓練單一肌肉肌力,對動作表現和動作品質是無法劃上等號的.所以第一部分告訴你:
  1. 以病人和運動員為中心的復健與動作預防及優化
  2. 活動度與穩定度的重要性
  3. 呼吸評估及DNS概述: 此章節由DNS創始者Pavel Kolar, DNS總監Alena Kobesova, 楊達療法的Clare Frank共同著作.如果你還沒上過DNS這本書的內容已經寫到超越B課程直逼C課程的範圍了.強烈推薦!內容包含呼吸、發展肌動學、以及以這些概念導入運動員訓練.
  1. 介紹肌肉骨骼鍊、肌肉動力鍊、神經肌肉練、動態神經練、及動作模式.並以這些鏈結觀念來評估關鍵連結(Key Link).
  2. 現行的評估方式,如:相鄰關節假說、SFMA、FMS、楊達評估、DNS評估.以及講師整合自創的MAG 7檢查法.
  3. 各領域結合的重要性
/Users/Franky/Desktop/17077476_1871517946427787_1890669703488077824_n.jpg

第二部分 – 專項運動訓練考量

functional training列舉了許多運動,如:籃球、舞蹈、高爾夫、舉重……等十幾個專項運動.但主軸走向都差不多,以籃球為例:
  1. 運動動作模式分析:滑步、跳躍、側向移動、軀幹旋轉.
  1. 運動動作模式訓練:以滑步、側向位移為例,需要強調lateral line以及spiral line的動作.軀幹旋轉部分則需要強調核心整合.跳躍則需要強調良好的爆發力及動作模式.
  1. 運動員的年齡分級,每階段重視的訓練重點及注意事項皆不相同:
1• 幼兒時期2• 6-12歲3• 13-15歲4• 16+ 5• 菁英選手
  1. 基礎評估與整合:根據活動度(RoM)、肌肉骨骼鍊、肌肉動力鍊、神經肌肉練、動態神經練、及動作模式.並以這些鏈結觀念來個別化評估運動員的需求.

第三部分 – 肌力與體能考量

針對各種不同專項選手的“賽季外”的肌力及體能訓練.如籃球選手需要循環式的訓練菜單.包含:上下肢肌力、敏捷度與速度訓練、爆發力訓練、平衡訓練.

第四部分 – 特殊族群考量

女性運動因為髖關節角度的關係,較容易徵招股直肌,且容易發展出不良的下肢動作型態易造成前十字韌帶損傷.
高舉過頭的運動選手,容易造成肩關節夾擠及旋轉肌撕裂等問題.
/Users/Franky/Desktop/下載.jpeg
針對這些特殊族群,需要有特殊的評估及訓練方式.

第五部分 – 動作控制及運動

每個健康人都能夠進行粗略運動控制和精細運動控制。在許多運動中,運動員的成功是來自於協調性佳(特別是手眼協調)、平衡感和身體能控制細微差異。動作控制主要是遺傳及其他個別化的差異。例如,籃球隊的一名5英尺10英尺(1.7米)的控球後衛欲執行複雜的一系列運動,如在被防守的壓力下用雙手全速運球。6英尺10英尺(2米)的籃球前鋒不太可能跟後衛做出相同的動作和移動速度。且經過練習,部分運動協調性可以被改變.顯著的例子是在運動中使用跳繩.如拳擊運動員的腳步和雙手在跳躍中的反复協調可以改善運動員的整體協調性。
“肌肉記憶”是與運動技能發展相關的要素。當一名運動員因受傷而無法參與活動,由於運動員在神經系統中仍保有記憶,可幫助他更快地恢復到以前的運動水準。
講了這麼多,還不快來報名與大師相見歡!並把中文版帶回家~

2017年7月16日 星期日

Craig Liebenson的prehab and rehab觀點

Craig Liebenson的prehab and rehab觀點
Ashlee 蘇宥名
/Users/Franky/Desktop/下載.jpeg

Kathy Dooley運動傷害相關矯正策略與預防概念

好的課程與講師,真的會不斷帶來啟發.參加了藍海舉辦的Dooley工作坊後,結合了之前在日本上PS2AD,瞬間靈思如湧泉,有好多東西可以整合跟大家分享.
/Users/Franky/Desktop/螢幕快照 2017-07-16 下午10.15.21.png
取材自Kathy Dooley的臉書.Dooley的紐約基地也是Liebenson的巡迴站之一.兩人互相啟發.
Dooley這次以下背、肩膀、髖部、腳踝常見的問題,作為切入點.整合預防及傷害後訓練,作為本次課程的主軸.其中許多概念與Liebenson相似,以脊椎為例:
  1. 以解剖和肌動學及SFMA的脊椎做前彎、伸直、旋轉三大動作,來評估動作品質及疼痛問題.
  2. 以DNS 第三個月的趴姿及躺姿作為訓練主軸.
  3. 搭配其他動作來補足盲點,但不外乎基於肌動鍊、發展肌動學、核心穩定與四肢活動為主線.
整體來說“每個動作都可以視為測試”、“跨派系的整合”、“受傷與動作模式會互相影響”是兩人主要共同的、也是相當重要的核心概念.

臨床審核過程(clinical audit process, CAP)與關鍵連結(key link)


雖然動作模式和傷害是其相關性,例如旋轉肌群問題的患者其肩胛肱骨韻律會受到影響.但Dr. Liebenson認為每位患者及你服務的運動員都是獨立且獨特的,即便症狀類似、問題類似、處置方式也類似,但實際引發點仍不盡相同.檢查問題後,給予你認為最正確的介入方式,再給予檢查以確認問題是否改善,此過程稱為“臨床審核過程”.
流程圖中把患者大致分為三種類型:
生物力學問題:姿勢教育、人因工程教育及功能性訓練,即可改善,且效果絕倫.
化學問題:消炎及休息.
中樞過度敏感:這種最麻煩,隨便碰隨便痛.建議給予動作控制訓練及認知行為訓練.

病態動作型態與功能性評估及訓練技巧

功能性評估的兩大目的為:(1)找出疼痛的動作或組織.(2)找出錯誤的動作型態.
Janet Travell:受傷後,組織雖然痊癒,但因為發展出了錯誤的動作型態,讓肌肉出現更長期的不當緊繃.
功能性評估旨在補足傳統理學檢查,並非全然依靠功能性評估作為唯一指標.但是功能性評估可以同時補足許多理學檢查的盲點,因為“大腦並不是想單一肌肉收縮,而是想著執行整個動作型態”.傳統上,患者來醫療院所時,最常被抓去做影像學檢查.影像學照得越多,手術也動得越多.有沒有症狀和影像學的陽性反應不盡然是有相關的.原因在於影像學檢查是高敏感度,卻是低特異性的工具.
出自primary care approach to acute and chronic back problem definition and care, 2001.由圖可知15歲時大概就有15%人口數有影像學的陽性反應了,卻無症狀.
市面上有相當多的動作型態缺陷檢查,如Janda的6項動作型態檢測、Gray Cook的FMS、SFMA、FCS.這些錯誤動作的動作型態常發現在受過傷的組織,但也因為這些病理性的動作型態導致新的傷害發生.如前述的肩膀旋轉肌問題可能引起肩胛肱骨失衡,導致下斜方與前鋸肌被抑制、胸小肌、上斜方肌、提肩胛肌過度活化,此失衡動作型態又更近一步引起肩關節夾擠症候群.
janda,%20DNS%20to%20athlete%20performance%20/7.jpgjanda,%20DNS%20to%20athlete%20performance%20/Lowercross.jpgjanda,%20DNS%20to%20athlete%20performance%20/uppercross.gif
錯誤型態每個人大同小異,也因此Janda整理出的layer syndrome 與Michael Boyle的joint by joint approach也非常相似.而Craig Liebenson也整合出了Mag 7,內容包含:胸椎及上肢檢測、過頭蹲舉、單腳平衡、單腳蹲舉、呼吸與核心(來上課才會知道唷~).但代償的動作模式太多太多,Craig也自認無法只靠簡單六七個動作來分析整個人體,所以仍會搭配其他學者及派系的檢測來彌補互相的盲點(這一樣本次課程才學得到唷~).
下載.png下載%20(1).png
左圖為layer syndrome.右圖為joint by joint approach.兩者概念非常相似.
動作型態的道理也告訴我們,強化或伸展單一區段可能帶來短期的正向效果,但無法充分改善動作表現.身體是一個整體,發生在生物力學肌動鍊上的任何弱連結,都可能影響到遠端組織,且發展出適應性的型態.我們除了找出弱連結外,甚至還要找到相關的神經控制、功能障礙、及預測傷害的發生.
在訓練技巧上,Craig和Kathy都是採取整合各大家的策略,配合動作型態矯正技巧.如上述的肩關節問題,包含今天Dr. Dooley提到的肩關節唇撕裂、旋轉肌發炎、肩峰下滑液囊發炎都呈現類似的錯誤動作型態 – 聳肩加圓肩.Dr. Liebenson會從
  1. 胸椎T4-8開始處理,此觀點來自Michael Boyle.
  2. 接著矯正呼吸模式(呼吸也是動作之一唷),此觀點來自DNS、Lewit、Vojta.
  3. 核心穩定及誘發前鋸肌及其他關節穩定肌群,觀念來自McGill、DNS、DVRT.
最後結尾送上Craig示範Janda的髖外展測試,並結合McGill核心技巧及DNS反射動作的概念來強化髖外展的動作影片.
影片中髖外展不足,以(1)以McGill核心誘發,讓髖外展表現更好、(2)以DNS對側前臂Pronation動作來帶動髖外展.

PS2AD報名連結如下唷:

2017年6月24日 星期六

日本取經PS2AD之旅
with Craig Liebenson (二)背景介紹

獨具特色的雞尾酒式課程與應用

今年台灣區SFMA講師Kyle形容Craig的課程是“雞尾酒”式的課程.這次在日本上課的感想真的是可以用“雞尾酒”這個詞就可形容完了.
但是這份雞尾酒內的成份包含:
  1. Janda、Lewit、Vojta、Vele - 此四人為第一代布拉格復健學院創始,在當代復健醫學、小兒與神經復健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Pavel Kolar為現在第二代布拉格學院的當家,同時也是DNS的創始者.
  1. Cook、Michael Boyle – 前者為功能性檢測FMS, SFMA, FCS創始;後者為相鄰關節假說( joint by joint approach )的提出者.
  2. McGill –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肌動學教授.堪稱是當代下背痛第一把交椅.發表過超過300篇研究論文,引用率超高.
  3. 體能訓練專家如:Pavel Tsatsouline(StrongFirst)、Jessica Bento (DVRT)等.
結合了著名復健專家的思想和運動專家的技術,再配合上以強調功能性診斷、評估和訓練技術與高度實用性為主要特點。整合了呼吸、身心理狀態、生物力學、功能性檢測、發展肌動學、反射性移行、疼痛理論、解剖列車等主流學派.是非常重視實作的課程,並可以將您過去所學的理論有系統的整理,發揮最大的效果.這樣的雞尾酒誰會不想喝XD.

R2P聯盟


那為什麼Craig可以把其他系統也弄的這麼有聲有色,得歸功他獨特的個人魅力與領導特質,從上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兩本著作,每個章節都是出自各大師之手.此外,Craig也和美加澳的大師們組成了R2P聯盟( rehab to performance ).光看這個名稱,大概就知道是復健加上體適能領域,R2P的原則在於”功能性”.布拉格學院所強調的功能性為“動作模式的表現”.影片中的Clare Frank有明確解釋了在人體中“功能性”的重要.

Craig認為早期的復健概念,如肩膀受傷,就只針對單一訓練旋轉肌群.這樣的訓練方式並不“功能性”.肌肉有力量和執行動作表現時的能力是兩回事;而運動產業中的健美式訓練也強調單一肌群,這樣的訓練方式也與人體功能表現不符,於是提倡“功能性訓練”並把基礎復健與提高運動競技表現連成一線,並與Gray Cook, Stuart McGill組成了rehab to performance (R2P)聯盟.

三人有公開拍攝一支檢測課程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日本取經PS2AD之旅
with Craig Liebenson (一)

大師簡介

Dr. Craig Liebenson為當代復健領域權威及選手訓練大師.身兼這兩大專業領頭地位,他以一套創新的理念與獨特的運動介入觀點來補足了復健與運動訓練的中間斷層,獨創出了自己一套PS2AD系列課程.
Craig雖身為脊醫,卻不強調傳統整脊的短暫功效,反認為由中樞神經端來進行調整,進而調控動作、疼痛表現,才是王道.Craig在洛杉磯也經營一間骨科治療中心L.A. Sports & Spine(LASS) ,LASS為一所結合疼痛管理、復健醫療、運動表現促進的診所。雖名為診所,但外人看起來卻像是健身房一般.
/Users/Franky/Desktop/PS2AD 1 promote/223870_10151128548818818_1117808325_n.jpg
LASS內部,圖為患者進行運動治療
Craig於1987年起,師從Dr. Karel Lewit 與Pr Vladimir Janda兩位大師 (肌肉失衡理論的發展鼻祖),同時固定主持Pavel Kolar (DNS 創始人) 所舉辦之課程超過10年。可說是布拉格學院的關鍵性人物,因此Craig的中心思想就在於基於神經肌肉控制、反射、知覺調控,配合生物力學、筋膜動力線、神經發育學的原理來進行運動訓練.
想要多瞭解Janda,可參考以下網址:http://ashleebakurosylva.blogspot.com/2016/10/janda-journey-with-clare-frank-10-21-23.html

同時也身兼Murdoch大學健康科學部骨病學部門教授;Anglo-European骨病學院碩士科學學程顧問;美國McKenzie Institute骨病學家會員。亦為Journal of Occupa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 PM&R Journal of Injury, Fun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he Journal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y; and Journal of Manual Therapy等科學期刊擔任編輯委員。
在研究上,他以客座學者身分在waterloo大學中與Stuart McGill教授的生物力學研究室合作,積極參與脊柱穩定系統相關計畫‧(McGill 明年也會來台灣唷!)
Craig亦著有脊椎復健醫學(Rehabilitation of the Spine: A Practioner’ s Manual, 2nd ed)與功能性訓練(The Functional Training Handbook),兩書被廣泛翻譯為西班牙文、德文、韓文、中文、葡萄牙文與日文.其中,功能性訓練台灣譯者為林正常老師.由藝軒於2017年7月出版.並有相關DVD系列:整合性功能訓練( Functional Integrated Training)、功能性表現訓練(Functional Performance Training)、核心穩定度訓練(Core Stability Training)、柔軟度與瑜珈訓練(Flexibility, Yoga Training)以及人因工學姿勢建議(Ergonomic Postural Advice)等作品傳世。
他也曾以隨隊骨病學家身分於2005-2009年間服務於美國職籃-洛杉磯快艇隊;美國棒球大聯盟顧問;N.F.L;國際運動員表現(Athletes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波士頓運動學與運動表現團隊(Boston Sports Medicine and Performance Group)等,及Perform Better等團隊任職。
/Users/Franky/Desktop/craiglogo-a.jpgps2ad%20B/Liebenson_C2.a.jpgps2ad%20B/url.jpg
左邊為LASS中心的LOGO, 右邊為脊椎復健醫學一書的封面,中間即為功能性訓練一書的封面.功能性訓練作者群陣容堅強,如DNS創始者kolar、SFMA講師群Dea, Rose、及相鄰關節假說的Michael Boyle都負責書中特定的章節.

台灣將於今年九月1-3號,邀請Craig來台開課,但台灣已經算晚了,鄰近國家:大陸、韓國、日本.都已經開課超過兩年.之前應諾吉的小豆教練及徒手物理治療師 – 邱建華,還遠赴韓國取經.小編在前往日本之前也與兩位前輩有多次討論,非常感謝前輩們的指教.Craig課程中的內容及概念非常多元,且非常活用.所以小編會以每3-4天的速度,概念配合實例的方式,一一介紹給大家.歡迎閱讀~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應用肌動學 - 梨狀肌The piriformis

梨狀肌是位於臀部的下肢肌肉之一;也是六條髖關節的旋轉肌之一。 「piriformis syndrome」的圖片搜尋結果

結構

梨狀肌起始於薦椎前側、部分脊椎延伸到臀部的部分、以及坐骨大切跡上緣,從坐骨大孔離開骨盆腔,並與孖上肌、孖下肌以及閉孔內肌連合匯集接到股骨大轉子。因此,梨狀肌部分在骨盆腔的後壁;部分在髖關節後側。
梨狀肌主要由下臀動脈、外薦動脈、及上臀動脈進行血液供給;由腰薦神經叢L5-S2的分支進行神經支配。
Piriformis muscle - superior viewPiriformis muscle - dorsal view

外觀

梨狀肌呈現扁平、三角形型狀、走向幾乎和臀中肌後側纖維平行。
梨狀肌將坐骨大孔分為上下兩部分: 梨狀上孔與梨狀下孔。
上臀動脈及L4-S1神經由梨狀上孔穿出骨盆腔;坐骨神經、下臀動脈及神經(L5-S2)、會陰神經(S2-S4)則由梨狀下孔穿出骨盆腔。其中,會陰神經會包覆圍繞著薦棘韌帶,再透過坐骨小孔重新回到骨盆。

變異

  1. 有17%人的坐骨神經會從梨狀肌中間穿出。
根據Beaton的分類,最常見的變異為圖片中的B類型。 http://www.physio-pedia.com/images/f/fd/PiriformisAnatomy.png
  1. 也有可能與臀中肌、臀小肌肌、孖上肌纖維連合。
  2. 也有可能與薦椎不只一個連結點;或終點在髖關節囊而不是大轉子。

功能

梨狀肌為髖關節穩定肌之一,這些穩定肌的主要功能為髖關節的外轉。穩定肌除了梨狀肌外還有: 股方肌、孖上肌、孖下肌、閉孔內肌、閉孔外肌。
梨狀肌隨著擺位的不同,也同時可以做出不同的動作功能:
  1. 在髖關節伸直狀態下,外轉股骨。此動作結抗了由臀中肌、臀小肌產生的內轉。
  2. 在髖關節彎曲狀態下,外展股骨。此動作對行走時的體重轉移到支撐腳是非常重要的,動作不平順會增加跌倒的風險。
  3. 髖關節彎曲到90度或大於90度時,除了外展股骨外,則形成內轉的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GZPw6ARj0s&t=3s

臨床意義

當梨狀肌刺激到坐骨神經時會引發臀部區域疼痛、麻、酸等症狀,尤其當執行: 坐、牽拉、上樓梯、蹲這些動作時,症狀更為明顯。治療師可使用FAIR test進行檢查。「FAIR test」的圖片搜尋結果
治療方式有: 神經肌肉技術、徒手放鬆、漸進式牽拉運動、肉毒桿菌、甚至手術。
薦髂關節主要有臀大肌及梨狀肌兩條肌肉經過。梨狀肌症候群患者往往臀大肌被抑制而呈現無功能或功能不足的狀態,導致梨狀肌負擔增加,進而緊繃壓迫了坐骨神經。
而臀大肌被抑制的原因可能有: 薦髂關節失能、薦髂關節韌帶鬆弛、下背痛、甚至上背痛或頸痛,當然也有可能有營養、內科方面的因素。

總結


近年來的研究指出,梨狀肌症候群的盛行率比椎間盤突出更為常見。牽拉梨狀肌、電療、止痛藥物,不見得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應該評估骨盆附近的肌肉是否平衡,甚至整體性的評估,找出原兇,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治療師和運動族群小工具 - RAD按摩舒緩套組

RAD 按摩紓緩套組可有效緩解訓練後肌肉結節、痠痛及不適問題
原文出處: Samantha Pankey
RAD Helix 螺紋滾軸

無論是為下次馬拉松表現或為了追求身形線條而進行運動訓練,無可避免都會引起訓練後痠痛問題.都可靠RAD 按摩紓緩套組的產品一次性解決肌肉痠痛和緊繃的問題.
ROD提供一系列按摩紓緩的套裝產品,每一子產品都是針對緩解緊繃和痠痛所特別設計的.ROD系列產品包括:隨身萬用三兄弟球、花生按摩球、螺紋滾軸、筋膜舒壓桿及瑜伽磚.子產品各有強調的身體部位和使用優點.

RAD Rounds隨身萬用三兄弟球
Rod Roller花生按摩球

RAD 隨身萬用三兄弟球是RAD按摩紓緩套組的基本配備,主要使用在解除肌肉緊繃和結節.當肌肉拉傷時,肌肉會緊縮、糾結呈結節狀,也會有疼痛、不適感.RAD 隨身萬用三兄弟球很容易將結節“挖掘”出來並釋放肌肉的緊縮糾結.
RAD花生按摩球也有類似的效果.花生按摩球基本上是由兩個小球組成.可沿著脊柱放鬆腰部和頸部的肌肉.RAD花生按摩球分為兩個版本:軟版適用於對按摩較敏感的族群;硬版則適合需要按摩強度需求較大的族群.
RAD瑜伽磚的兩種搭配,也可讓隨身萬用三兄弟球和花生按摩球的使用方法升級.第一,瑜伽磚提供加高的平面,可以讓您更針對痠痛、緊繃的肌肉群做加壓.第二,瑜伽磚的凹槽設計提供三兄弟球和花生球在固定的位置,讓按摩壓力更集中於需求部位, 而不用滾遍整個區域.

RAD 瑜伽磚
RAD 筋膜舒壓桿

RAD 按摩紓緩套組不只放鬆緊繃及痠痛的肌肉群,也同時能刺激血流及淋巴循環.幫助身體更快速的恢復和代謝物質的排出.RAD 筋膜舒壓桿和RAD螺紋滾軸更是增加血流和淋巴循環的利器.
螺紋滾軸和花生球的特殊設計,適合“挖掘”脊椎旁的肌筋膜.螺旋滾軸體積比花生球大,讓您可以針對較大的身體組織做按摩,如:下肢與背部.此外,螺旋滾軸較柔軟,是比較“舒服”的按摩紓緩工具.
舒壓桿則特別針對平常處理不到、或難處理的肌肉.例如:鼠蹊部位平時很難用其他工具加壓穩動.這時候就需要舒壓桿出馬啦!舒壓桿是手持式的工具,作用與螺旋滾軸類似.
RAD按摩紓緩套組非常適合肌肉酸痛問題族群.即使您不跑健身房、不是運動員,此套組都適合使用.按摩紓緩套組幫助維持身體健康和舒適.甚至也可以在網路上買得到,非常方便!